黑暗觀光(Dark Tourism)近年來成為一種新型觀光的旅遊型態,所謂的黑暗觀光含括了災難性、神秘性等事件遺址,可能是充斥著死亡、黑暗以及負面的觀點存在,多半具有歷史故事的象徵意義,如天災、人禍或是穿鑿附會的靈異傳說,事件地再利用可能的景點有古戰場、地震園區又或者是古堡,在西方國家已相當盛行,然由於國情民族性的文化層面不同,東方社會仍多保持著「敬天地遠鬼神」的傳統思想,使得黑暗觀光在台灣發展的途徑相當有限,以下將推薦五條汐止的黑暗觀光路線作為參考。
黑暗觀光(Dark Tourism)近年來成為一種新型觀光的旅遊型態,所謂的黑暗觀光含括了災難性、神秘性等事件遺址,可能是充斥著死亡、黑暗以及負面的觀點存在,多半具有歷史故事的象徵意義,如天災、人禍或是穿鑿附會的靈異傳說,事件地再利用可能的景點有古戰場、地震園區又或者是古堡,在西方國家已相當盛行,然由於國情民族性的文化層面不同,東方社會仍多保持著「敬天地遠鬼神」的傳統思想,使得黑暗觀光在台灣發展的途徑相當有限,以下將推薦五條汐止的黑暗觀光路線作為參考。
最近為人津津樂道的旅遊議題,莫過於是墾丁的遊客數大量減少,進一步引發質與量之間的探討,墾丁地理位置位於國之南端,無論因載具所累積的運輸成本,又或者是風景區的成本加成迷思,不諱言的大部份遊客都尚能有著比都會區費用稍高的預期心裡,而呈現的落差僅在於提供的品質是否能夠滿足遊客的需求。
台灣自開始施行周休二日始,也促使國人有更多的時間於國內從事較長天數的旅遊活動,藉此民宿也逐漸蓬勃發展,串起全台灣一股民宿瘋,民宿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各個縣市鄉鎮無不沒有民宿的出沒,也變成國人出遊時的住宿首選,卻有若有似無的產生一種對於民宿即該有的刻版印象,或許每個人對於民宿都有著自己的詮釋,卻也突顯民宿在觀光中是一個極具新意的議題,正因為大多數的人都住過,因此也有它值得探討的話題。
近來,台灣隨著連續劇的盛行,帶動一股宗教的旅遊風潮,人們開始隨著劇中主角出現的場景作為旅遊地點朝聖,使得某些不為人知隱沒已久的小地方再次受人矚目,這些地點在過去或許曾經名盛一時,隨著時間的興衰輪替,無特殊目的行經街道旁一隅也無停留下來的理由,如今白天市場街道內,多了些取景的遊客,而到了深夜,蠟燭燈籠微明之際,更有數不清的腳架,正等待著捕捉宗教所散發的黑暗之光,使得不分晝夜,關心傳統文化的目光似乎變多了,也使得廟宇旁的攤商間接受惠,雖是以宗教為主題的戲劇,但或許連劇組也始料未及今日的風靡結果,不過,宗教文化的確就是這樣的偶然際遇。
黑暗觀光(Dark Tourism)這個名詞,相信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是相當的陌生,即便是相關科系的學生,也不見得能夠記得這個另類的觀光型態,部份原因也在於台灣對於該類型態的旅遊方式發展尚未成熟,惟類型較偏重於小眾旅遊,吸引對此有興趣及體驗的遊客,在遊歷的過程中可能充斥著情緒的,有恐懼、有感傷、有憤怒、也有無助,太多複雜的交替著。
黑暗觀光被認為是過去曾經遭受災難性以及充滿神秘感的場域遊覽,透過這些現場回顧,遊客能夠有深歷其境的臨場感,進而有著深層的教育傳遞,目前台灣仍偏重於災難性的黑暗觀光為主,災難性的遺址又可分為自然或人為,其中自然的多為天災所引起的颱風或地震遺址,保留毀滅當下的原貌,例如921地震教育園區、小林村紀念公園…等,重回舊址,雖已物是人非,留下的僅是當年的斷垣殘壁,卻仍可見災難所帶來的浩劫危機。
每當四月大地回春之際,一道道微明至耀眼的光芒也開始展露頭腳,人們也開始去追求那片刻的感動,在潮濕溫暖的四月天,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是夜間飛舞的螢火蟲,曾幾何時,火金姑離我們愈來愈遠,甚至在城市裡消失匿跡好長一陣子,所幸在部份的山坡地仍保留的碩果僅存的棲息地,供其苟延殘喘得以休養生息,人們開始四處尋覓牠的蹤影,卻沒有想到為何要翻山越嶺至此賞螢,原先應在平地可見的野流星,卻需於山中尋牠千百回而不得,此時,一顆顆天燈初上冉冉升空,或許這是光明之間最諷刺的矛盾,在追求愉悅將期盼寄託在天燈之上時,未查覺或有意忽略它所造成的環境危害,賞螢之際,才有發現人為的燈已開始與自然之光產生激烈碰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