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這是孔子用來形容足下學生的美德,當然現代人不大可能像著顏回那樣過著那麼清貧的生活,卻可以將飲食昇華至一種對於樸實態度的追求。一簞食,不起眼的街角巷隅,匆匆一瞥而過,絕不認為它是一間販賣蔬食的地方,可能有人將他看作藝品店,也有人將其視為咖啡廳,或許是它的裝潢讓人產生額外的遐想,坐在老闆手工製成的木頭椅上,雖比不上豪華的沙發,卻多了點親近的人情味,牆上的壁畫令人若有所思地想像生命價值;架上的簡單廚具回味起料理的真諦為何,也許我們早已陷入早餐店的迷思當中,忽略了對於食物的尊重,忘卻了飲食能夠激發了人們潛在的創造力。

WP_20160407_11_04_00_Pro.jpg

 

 

 

戰亂時期,求的是三餐溫飽;承平時期,求的是高效迅速,如今進入另一個飲食革命的時代,開始反思人們對於飲食的真正追求為何,店裡的食物加起來不過十樣左右,卻能夠讓許多客人一時興起,再而嘗,三而迷。不在於食材本身用了多高貴的菜餚,都是些再日常不過簡單原料,例如:苦瓜、木耳、枸杞之類,卻沒有額外的添加物以及過多的調味料,飽滿充實的蔬食飯糰只是簡單地加入蘆筍與鮮菇,這是在咀嚼之餘所能夠感受到的,詢問店家後才知是一早的配方備料加上純手工的製程,才能完成這些數量有限的「原味」,在這沒有燃起過多刺激的味蕾火花,卻依留著食物誠摯的真實感,或許這就是古人常說的淡中知真味,到了這兒才知道自我已經失去味覺甚久。

WP_20160407_12_12_42_Pro.jpg

 

來到店裡用餐也數次,看著來往穿梭的客人來自各行各業都有,無法去判斷客人來此真正的目的是什麼,也不知道為何是這個時間點來,但應該不會是因為簡單果腹這個唯一的理由,但從主顧互動的過程中,能夠察覺完全的信任應該是店家讓客人進來的重要動力,從一些例子中不難看出,在時間以及人力有限的狀況下,當顧客欲消費時部份食物已販售盡無,店家向客人推薦其他食物時,客人卻能夠不多加思索地去嘗試店家所推薦的料理,顯示在這間店裡是能夠令人「放心」,放心在此除了是對於食材的信賴外,也是將心靈暫時投射在閒靜環境中的一種狀態,當店家突發奇想對於食物有新的巧思時,也會與顧客一同討論、分享甚至於共食,或許他賣的不是自家的產品,而是與顧客共同完成的創作。

 

WP_20160408_08_51_51_Pro.jpg

有人曾說:「歡樂的氣氛能使一盤菜變得像一個宴會」都會城市裡的繁忙,將台北打造成一座自囚室,無數的人們就像籠中鳥般於牢房中無限打轉,沒有緩和的空間與時間,或許這就是一簞食所要提供的精神意涵,放慢宜蘭這個家鄉故里的步調,在這裡可以喝杯茶放空沉思一下,也可以因為共同的話題,使得彼此未曾相識的顧客打開話閘子,每來這品嘗一個料理就像聽一則故事,拋開店家與顧客的關係,就像好朋友般坐著暢談,可能聊人的過去,米的萌芽、食的健康甚至於天的善變,這是人與人之間最單純的心靈交流,而食物在此卻成為最好的媒介,客人放心地將一日最重要的第一餐交付予此,將短短數小時的用餐時間視為每日珍貴的燦爛時光。

 

 

WP_20160407_11_04_26_Pro.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自由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