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下了好幾天的陣雨,陰晦不明的天氣終於在這個週末假期陽光乍晴,便有著將愛車在曠野間奔騰的念頭,由於上一次已經去過馬陵探訪的照片,如今獨缺友蚋的部份,便想藉這個機會將他補齊。
因為對於路線上的熟悉,所以時間掌握上相當得心應手,起初在經歷的一長段的產業道路後,終於抵達這個在基隆遙遠的小鄉村,遠離都市的喧喧囂囂帶來的只是寧靜鄉村的樸實安逸,友蚋當中的「蚋」意指許多昆蟲內含於中,顧名思義的反映出該地蘊涵了多樣的生態資源,果不其然,當下就看到了許多蛾飛蝶舞,自己像身處花花世界之中,除此之外,社區內許多的建築仍然維持的傳統的特色,房子仍然是用古早紅色的瓦片一磚一瓦建造而成,在現今的大台北地區實屬罕見,鄉村也的確有鄉村的味道,看著土生土長的放山雞閒置以及許多當地居民悠閒地種菜,羨慕的心情不僅油然而生。
橫渡過了產業道路及社區後,終於到達了郊區的自行車道,友蚋在過去以礦業聞名,有不少礦工聚集於此就業維生,自行車道前便有一座相當具有紀念價值的臨時過渡車站,是早期用來運送人力、物力的車站及軌道,令人印象深刻,彷彿回到了早期當地礦業發達的背景。這一座自行車道並不是完全平坦,而是因為地形的原因上下起伏相當的大,因此技術不好的人建議不要騎太快,一進入自行車道只能用「清爽」來形容,可能是因為旁邊就是溪谷,因此只要當微風迎面而來引導溪中的水氣,炎熱酷暑夏天的不耐馬上一掃而空,配合著濃密的樹蔭林立,世外幽谷真讓人不想離去,溪谷裡的流水潺潺而下也令人相當賞心悅目。
過去的許多不願思考的煩惱─「為何有人要離去,為何有些東西得不到,為何要像討厭的人低頭和顏悅色」,這些擾人的問題似乎大自然已經幫我解答,人的際遇或許就和大自然一般,有些事情的發展是無法逃避勢所難免,若是一昧的不去面對不讓其自然發展,現在又怎麼能看到如此奇景妙物,每每在戶外接觸到大自然似乎就是自己最好的心靈導師,就算自己一切什麼都沒有了,還是有這些歷經天時地變孕育而出的自然景觀伴隨著我,在自行車道行經完後,原本還想在往上更進一步探勘「石公潭」,不過因為天色漸暗時間的因素,必須折返等待下一次機會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