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奔東西數月後,眾人再重逢依舊朝氣勃勃,相聚閒聊後便一同到達了登山口,登山口是在民宅旁的小巷,一不注意可能就稍逝即過,步道仍略顯幾分濕滑,想必前一天晚上歷經一番波折,所幸現在早已杏花春雨,令這些日子那波動忿然的心境開始有了些許的柔化澄靜,環繞步道而立的大樹枝葉扶疏,替我們解決了日光燥熱的困境,因為太長一段時間,大家沒有如此激烈的身心砥礪,同學們的臉上開始浮現疲態,戰線開始且走且停逐漸拉長,形成隊伍拉距成一前一後的不同樣貌,心中開始存疑到底還有多高、到底還要多久?此時只能不斷地互相打氣,秉持著山不礙路,路自通山的信念自我安慰。

WP_20140327_12_30_23_Pro.jpg

 

 

 

 

行旅的過程中不乏看見許多文化老宅以及生態物種的豐富資源,首先面對的是有一百多年歷史的木炭窯,說明這裡曾經是有聚落存在的遺蹟,透過過往的實材瞭解產業的生活文化;行過過安山岩環繞的窯屋後,看見的是一個佛門修行的場域,只是屋瓦早已不復見,佛門清淨地,難容俗世人,只好侃然正色的輕聲離開,隨著步伐的沉重,頭上那開闊的視野似乎慢慢明朗了,這時一旁的草叢裡不知道多少石龍子以及蜥蝪在裡頭游走,發出此起彼落的信號聲,不知是歡呼還是驚恐。接近山頂的花朵,綻放出斑斕璀璨的色彩,使得來者的腳步緩了些,細細品嘗這難得的風情。

WP_20140327_13_02_21_Pro.jpg

站在那四層樓高的觀景平台,望著山下的關渡平原及淡水河口,象徵數百年來台北城的興衰起落,此時,身處幽亭之內,心歸孤絕之境,對於當下是非的錯亂紛紛算是在這平息了些許。伙伴們有默契地小憩閒聊數刻,而來到中正山當然不能不順道造訪一旁的竹子湖,前次造訪竹子湖的日子早已不知是何時,只能依稀記得大概還是學生時,此次再聚同遊也算是另類的重溫求學生活,不免俗地吃起山產野菜自我勉勵一下,順手捻來的海芋代表馬蹄蓮的盛開時節到來,可惜因地而異花開不同時,令人對花的無常轉換到現實生活中,多少有點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的期盼以及遲疑,此時,對於山下那充滿著生命力的太陽花開始有了關切以及話題。

WP_20140327_11_06_17_Pro.jpg

近來台灣的動蕩不安,很難說分明孰對孰錯,所謂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畢竟眾說紛紜下孤證難立,倒不如親身去體會實際的感覺,那些參與學運的同學們,對自己來說,應該是同情多於苛責,命運的時間指向了他們,可能早個幾年,現今在那進行理念之爭的就是我們,學生何其無辜?尚不論追求的訴求為何,對於認同也不置可否,至少他們已經在那投身數日闡述自我的生命價值,我們花個數小時去傾聽他們的想法並不為過,對於學生的勇氣感到欽佩,時空倒轉,吾輩世代未知是否有如此豪情壯志,契機往往都是在絕難之下出現,台灣此時正處於此境地,大破大立或許是萌芽再生的時刻來臨。

WP_20140327_13_33_16_Pro.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陽明山 竹子湖
    全站熱搜

    自由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