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戰結束、二二八事件、國府遷台、白色恐怖事件後,台灣彷彿在混沌不清的年代中見到一絲曙光,也開始邁入了另一個嶄新的局面,台灣早期的農業、礦業、林業轉型到了工業階段,在威權統治又沒開放黨禁的背景下,以技術官僚為主的政治官員,倒沒有在野黨監督的包袱,反而可以大刀闊斧的實行國家政策,或許這是一種政治妥協下的結果,但就結果而論,卻對於當時台灣所遭逢的困境之際,將危機轉化為契機的一個重要時期,為台灣未來的數十年,擘劃出一幅遠見的科技藍圖,這或許要有高瞻遠矚的高度,也需要有調和鼎鼐的能力,還有點福至心靈的機運,正是這一些美麗的巧合聚集在一起,使得台灣這個蕞爾小島也能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即便從那時台灣在主權上處處受制,但在經濟上的發展卻是大放異彩,對上一代來說,那個時光或許是他們覺得最為閃耀的時刻,時至今日,我們已很難共享昨時的雨露,只能從些許的回顧之中加以體會。

WP_20150919_09_26_42_Pro.jpg

 

曾幾何時,捷運穿越了淡水河來到三重、新莊,潛遁工程的技術在過去實屬不可思議,如今人類比土行孫的法術還高,使得人們可以迅速的來往兩地,淡水河台北橋沿岸如今已建造多少萬丈高樓,卻於岸邊發現一個仍保持原味的村莊─空軍一村。為因應時代的進步的過程,許多舊有社區或眷村都已改建為國宅或其他用途,所幸有志之士開始以保留文化資產為由,讓部份眷村得以免去被拆遷的命運,台北所能見的完整眷村已少之又少,三重空軍一村便是難得的例子,顧名思義,它是屬於空軍軍眷所形成的一個聚落,來到空軍一村,還未進入社區當中,便可見社區外頭插上了一面大大的國旗,不能看出榮民們對於捍衛自我心中主義的牢固,村內的屋舍與早期台灣的一般民房並無太大的差異,傳統的水泥磚瓦,單一色彩鮮明的大門,唯一變化的此時屋內早已人去樓空,整個社區只剩下幾戶住宅而已,這是時代變革下的必然之果,只有在每年的眷村節慶活動,那些曾經是社區的成員便會共襄盛舉返鄉慶祝,看看老朋友,見見老房子,或許當年眷村的小伙子如今已是垂垂老矣的伯伯,將回歸故里當作是一種影片的倒帶回溯,回到它們心中那個家的感覺。

WP_20150919_09_32_03_Pro.jpg

 

離開了空軍一村,來到了榮民口中難忘年代的引領者孫運璿先生的故居,故居地點位於南海學園的範圍內,四周環境文風興盛枝葉茂盛,過去的官邸正好位於植物園的門外不遠處,現已改為紀念孫先生的館舍,如今看來那棟兩層的西式洋房在周遭盡是豪宅的林立下,倒顯得不是那麼起眼,進入屋內館藏了許多台灣經濟起飛的許多事件年表,細說起當年的規劃、執行及成效的過程,當中雖也遇逢不少困境,但大致上的確將台灣帶上另一個高峰,即使後來的在野黨,都對孫先生有著極高的評價,令人敬佩的是在於他能夠進入政治卻不陷於政治之中,專心致力於產業技術上的發展,戒嚴式的政治體系,多多少少替他減去許多掣肘,雖說有幾分天意,但若沒周詳的宏觀人謀,相信也無法事倍功成,紀念館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孫先生在世前的輪椅,亦有人說當初孫先生未患重病,台灣的命運不是今日可以同語,今時的太陽依舊升起,由窗戶所投射進來的餘暉,斜映在主人已不在的輪椅上,或許象徵著再次照耀歷史人物的功業。

WP_20160709_11_03_52_Pro.jpg

 

 

WP_20160709_10_45_53_Pro.jpg

在經濟起飛的年代,除了孫運璿外,另一外引領台灣科技產業的便是李國鼎先生,李國鼎先生曾擔任過經濟部長與財政部長,其故居位於泰安街,緊鄰齊東街的日式宿舍群,其故居亦相同是日式的木造平房,雖然房舍外觀是以日式為主,但屋內卻是相當的西化,或許是因為李先生曾經留學於國外,書房裡收藏的書籍相當的多,可以看出主人家喜好閱讀的習慣,相較於孫運璿故居,李國鼎先生的故居則較少陳列式的導覽展示,反而將主人固有的生活模式,完整不變的給呈現出來,包含書房、臥室、客廳及餐廳等,或許是因為個性的差異,使得李國鼎先生與上級之間的關係若即若離,不似孫運璿來得融洽以致官運亨通,卻無損科技人對他的景仰,目前現地的維護整修以及推廣服務的經費,皆是由當初李先生設立竹科時的工程人員所贊助提供,沒有任何人的補助,這些人從當初的工程師,如今已躍升科技龍頭的大有人在,或許紀念館的經營方式朝這個方向前進相當正確,而非集體式的造神,利用少部份的意志貫徹,去凌駕集體意志崇拜於某些人物,更應是發自內心透過故居瞭解人物的背景,透過生活方式體會前人的心情寫照。

WP_20160716_12_11_31_Pro.jpg

WP_20160716_12_16_45_Pro.jpg

 

熱鬧繁華的信義計劃區,如今已是時尚前衛的代表,在歌舞昇平的方域中,卻有一小片的平房在這當中顯得著目,這裡曾是國民政府遷台後所設建的第一處眷村社區,這裡居住的多為兵工廠的廠工,而非過去刻板印象中的軍人與眷屬為主,當然,如今所保留下來的區域僅是當時的眷村的一小部份,但這一塊卻也讓不同生活背景的人,深刻的感受到另一種不同文化的成長歷程,走進一間間展示居家陳設的屋內,物件雖然簡樸卻感受相當宜居,或許對於那個離鄉背景的世代來說,狹小的空間,一家人聚起來吃起餃子或家常菜,沒有什麼比這個時刻來得愉悅。走出屋外,那筆直擎天的標的,與周遭牆面早已斑駁的老宅形成強烈對比,不少的年輕人也藉此拍出一張張個人的藝術照,不知是否對那日新月異的進步感到空虛,又或者是想從斷垣殘壁找出歸真的慰藉,此時,又有老伯伯攜孫伴子至此細數過往的一切,他們一生的悲歡盡在這數坪的空間之內回憶不止,小丘上的草皮,小朋友依舊天真嬉戲跑跳,用另一種方式將過去村落的歡笑尋回。

WP_20161105_11_39_35_Pro.jpg

WP_20161105_11_41_30_Pro.jpg

 

 

海清河晏的淡水河,依舊有無數的自行車往返穿梭,在這裡,有一個倚河而居的小聚落,走進人聲鼎沸的公館商圈,沿著河岸的方向步行,意想不到的是一片佈滿斑駁痕跡的建築群,古老年代的山城俱在眼前,心中納悶它是為何而來,對於這個河畔洞天有著太多的疑問,它看似老舊,卻又有著一幅又一幅活潑洋溢的壁畫;舊宅內多是白髮朱顏的老人家,造訪的遊客卻是充滿時尚感的年輕人,太多的現況形成強烈的對比,彷彿充滿著各樣矛盾,令人欲尋根究底探索是如何造就這一切的文化背景,寶藏巖聚落早在清朝年間,就有泉州安溪人渡海來台定居,如今河岸旁的寶藏巖,更是守護著他們長達數百年的精神信仰中心,廟雖不大,卻相當古樸寫意,廟埕中庭的屋頂空間,搭配著無數的觀音吊筒,金鑲玉崁,璀璨非凡。在國民政府遷台後,這裡成為退役榮民私搭的違章建築,雖然外觀看似簡陋空堂,卻是它們心中遠離戰火的烏托邦,事隔一甲子,儘管相隔不遠早已是美輪美奐的大樓林立,他們卻依舊深處在這塵囂之外,每日看著這條一望可幾的河流就在咫尺般,心中那條故鄉江海卻又是如此的遙遠,不知有多少自是不歸歸便的的感觸。

WP_20160916_11_15_13_Pro.jpg

WP_20160916_11_06_26_Pro.jpg

 

 

一日的漫遊,走盡了不同的時空,即便是不同的族群來由,卻也印證了曾經存在的價值,螁色剝落的牆面,無法幸運地像閩南以及日式建築列為古蹟而修復保護,卻透過融合藝術的創作,將過往的眷村社區塗上另一道新的彩虹世界,現時,以眷村為家的榮民所剩無幾,多數早以遷至後來開發的新興國宅,或許不願離開的原因紛多,但可能他們早已將他們渡海來台一手催生的水泥平房,視為他們唯一的家。在歷史包袱的糾結下,因其他人士的過錯,使得他們背負難以擺脫的原罪,歷史是不該忘卻層峰對於人民所施加的暴政,卻也不能忽略那些基層對於國家有功的勳業,有言道:「天道難知,善惡不相掩」,所謂歷史功過蓋棺論定,不過是胭脂塗抹的假道學,對於這塊土地付出的人士,又何需吝惜待其行已就木才給予評價,或許當走在小巷老屋旁,遇見了無私奉獻的長者,即便是政治立場的不同,對於其適當的關懷,相信也是對於他們所作所為的認同。時間輪轉,夕陽西下,餘光也照映在屋子頂端,就像眷村文化一樣,它已走向了日薄西山,但不會就此永久沉沒,只待他日再起,再跨時代的變化中再度輝映。

WP_20150919_09_28_34_Pro.jpg

WP_20161105_11_36_25_Pro.jpg

 

旅遊建議路線:

三重空軍一村─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李國鼎故居─四四南村─寶藏巖

交通規劃:

三重空軍一村─捷運台北橋站重新路二段,轉正義南路步行11分鐘即可抵達

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捷運台北橋站轉乘至捷運小南門站,步行至重慶南路二段6巷4分鐘即可抵達

李國鼎故居─捷運小南門站轉乘至捷運忠孝新生站,步行至泰安街2巷8分鐘即可抵達

四四南村─捷運忠孝新生站至台北101/世貿站,步行3分鐘即可抵達

寶藏巖─公車至公館站,步行15分鐘即可抵達

 

arrow
arrow

    自由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