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觀光(Dark Tourism)近年來成為一種新型觀光的旅遊型態,所謂的黑暗觀光含括了災難性、神秘性等事件遺址,可能是充斥著死亡、黑暗以及負面的觀點存在,多半具有歷史故事的象徵意義,如天災、人禍或是穿鑿附會的靈異傳說,事件地再利用可能的景點有古戰場、地震園區又或者是古堡,在西方國家已相當盛行,然由於國情民族性的文化層面不同,東方社會仍多保持著「敬天地遠鬼神」的傳統思想,使得黑暗觀光在台灣發展的途徑相當有限,以下將推薦五條汐止的黑暗觀光路線作為參考。
一、菁桐古道
菁桐古道為舊時汐止與平溪間的產業道路,在現今的106縣道未造開闢時,此條古道成為兩地間經貿往來的重要衢道,據傳在礦業尚未興盛之前,平溪乃是以「大菁」作為主要產物,將可以製成染料的大菁經由古道運送至七堵、汐止一帶交易,由於往返時間過長,回程時多為以日落月升,因此為傳遞安全之訊息便以「天燈」作為信號,而其中兩行政區的交接最高處「磐石嶺」,則成為最佳的施放地點。
菁桐古道以磐石嶺為界,共可分為平溪段與汐止段,如今為人津津樂道的魔神仔洞便是位於「平溪段」,而相較於平溪段的大有名氣,汐止段則更加來得寂寥,入口處位於汐平公路上的仁愛橋旁,循東山路而入,過往傳統土徑如今都已改為水泥柏油,惟該路段地基不甚穩定,時常有崩裂的情況產生,整段路徑至磐石嶺僅有數戶住民所居。
其植被、農地及房舍多仍保持原始,該處因地勢關係偶起大霧,步行時宜先觀察天候狀況,菁桐古道在過往流傳了許多山間傳奇,由於汐平公路現今通行的人潮稀落,加上平溪山腳下的魔神仔洞,又該區山區叉路分道過多,不經意易走向他處離散,因此多了些神秘感,位於最高處的磐石嶺對向有一福德宮,將該處視為中繼休憩點,續行路線可連接平溪段至菁桐車站或於磐石嶺搭乘新北市巴士折返。
二、茄苳瀑布─茄苳古道─四分尾山
茄苳瀑布緊鄰汐止大尖山,可由茄福街的小徑而上,因路幅狹窄需留意會車狀況,另可借道「馥記山莊」而行則較為安全,茄苳瀑布是盛夏時節消暑的絕佳場域,由於水源充沛微風吹拂甚感涼意,戲水民眾紛至沓來,惟有地方文史工作者稱該處黎明之際,該處有橘色小矮人於該處遊戲的事蹟。
瀑布旁的山徑即為茄苳古道,路段多為原始闊葉林,因路標不明,蠻草叢生,僅存農地不見人煙,行經時多有冒險的感覺,宜多注意樹上山友所標示之引導路線,古道終點可抵大尖山與四分尾山中間。
四分尾山又被稱為魔神仔山,該山視野遼闊,近可見台北全區,包含關渡平原、淡水河口、大屯山區,遠可觀基隆嶼、五分山等知名地標,雖生態豐富卻地處偏遠荒涼空蕩,由於路線耗費時間較長,不宜太晚出發以至深夜時段,前汐止鎮長廖學廣亦指稱該處曾有魔神仔出沒山林。
三、白雲古道─抗日忠烈紀念碑─鹿窟事件紀念碑─光明寺
白雲古道因汐止白雲山、白雲寺而得名,建議可由汐碇路的白雲寺路口的公車站始登,該段至白雲寺全線路段皆為柏油路,白雲寺最初為齋堂後改為佛寺,據傳春夏更迭時節,因無光害之故,夜晚有大量螢火蟲出沒,出白雲寺續接白雲古道,路徑為山間小徑可至水源路。
水源路一旁即康誥坑溪,意指昔日大量碎石沿水流滾落而下,舊時中游段稱之為大崎腳,沿水源路上行可先「抗日忠烈紀念碑」,該碑紀念乙未戰爭時,湘軍名將孫開華之子孫道仁率湘軍殘部抗日,與多士卒於此一役犧牲,原先於野外安置於無主金斗甕,至今已遷入小塔之內。
再上行可至鹿窟事件紀念碑,鹿窟事件乃指國民政府遷台不久後,該地爆發白色恐怖遭致當地許多居民受難甚至亡故的一次事件,時至今日,仍有不少當時受難者現居此地,只是已成兩鬢斑白的長者,而紀念碑上方不遠處的光明寺,即是當時關押審判以及刑求居民的菜廟,由於該行程路段較長,宜由中午前出發,中途可於寺廟處休息調節體力,返程建議可於光明寺搭乘社區巴士折返。
四、五指山古道
五指山為台北近郊知名山脈,其中五指山古道近年經市政府加以整修規劃,已然成為相當適合健行遊憩的步道,該條步道由汐萬路三段柯子林茶莊的牌樓進入,下方即為柯子林公墓,數年之前,宣騰一時的老婦被魔神仔拐走事件即在此發生,而五指山本身亦有許多離奇的命案事件發生,使得該處充滿著玄奇離奇的氛圍。
進入牌樓後可見一天然埤塘,形成天然的游泳池,夏季時分許多人至此游泳,因不久前仍發生兒童溺水意外,故仍需非常小心水況,游泳池旁則為步道起點,步道設置大多採用生態工法,以木頭作為主要建材,減少水泥的營造,由於保持的絕佳的大自然生態,天氣炎熱時有蛇類出沒,加上雜草叢生步行時需稍加留意。
步道中段行經知名無菜單料理餐廳─「食養山房」,整體環境以禪式為主,幽雅脫俗,伴隨小橋流水別有風味,有雅興時不妨在此休息整裝一番,後半段則接近友蚋山地段,又回到原始的路跡,步道終點可連接五指山軍人公墓,亦可銜接友蚋山以及基隆轄區之內。
五、大埤─獅頭山
大埤湖區位於汐止鄉長里地段,可搭乘至五堵火車站步行至大埤,該水域面積遼闊,原為農地所用,一小部份種植荷花有成,每每夏季時分,眾多遊客至此賞蓮取景,浩大的水域則成為釣客垂釣的悠閒景點,據父祖輩描述,早期礦業工作至此,尚未破曉前約四、五點時,行經此地,時常聽到湖中有小孩嬉戲吵鬧聲。
沿著大埤上行,可行抵「玉泉宮」,主要供奉關聖帝君,宮旁有一山徑即為「獅頭山」登山步道,每年五月之際,步道上的桐花飄落呈現五月雪的景致,獅頭山頂可遠眺汐止市區,可續行至邰狗寮山至汐萬路(民視攝影棚旁)或是下行至汐鄉汽車旅館。
下行路段較為濕滑,林木蒼鬱昏暗,路況甚為顛簸,至汐鄉汽車旅館前有數戶民宅,民宅狗隻較為兇猛宜注意安全,步行約半小時可折返至大埤處。
汐止區轄內因山水豐富多元,因此在山間水域的傳說也就多不勝數,或許以未知、神秘的角度,用一種探險的元素作為旅遊的動力,可以讓我們更加從遊程中去瞭解,那段曾經發生我們卻又感到陌生的歷史事件,存著感恩虔敬的心態,來面對先人以及山精水靈,夾帶著故事性的遊程,步伐將會使得黑暗觀光再次走向光明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