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家住的離火車站很近,火車已然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無論是求學、就業,還是遠行,搭乘列車已成首要選擇,在時間的推進下,鐵道依舊是鐵道,車站仍然是車站,只是隨著科技而升級,列車與軌道也產生極大的變革,懷念起還是學子時,時常搭乘緩慢又發生極大聲響的普通車,在陳舊綠皮座椅的陳舊車廂,還帶點濃濃的柴油味,吹著懸吊式的風扇,早已更換成新穎迅速又有冷氣的電聯車;而在車站的改造更是日新月異,過去還需注意來車的跨越到對岸月台,現在則是多數改為高架化、地下化。台鐵雖然時常誤點,卻是平安的將遊客載望目的地;雖然它沒有飛機、高鐵那麼快,卻能夠在車廂內看到更多的形形色色人生百態,列車不分晝夜行駛多少鄉野青田,穿梭於疾風驟雨中。節慶假期看得見遊子歸鄉,早班車看著挑著作物從宜蘭北上交易的阿公阿嬤。在既有的印象中,記得列車離開松山站向台北駛去沒多久,那時還是平面鐵路的時候,就能夠看到這個台北機廠的廠區,那時也還是一身青澀學氣,列車不知載了許多少年愁,如今年華已逝,原先機廠的功能也逐漸遷移,最終都必須回到歸處,再踏進台北機廠,卻意外地喚起昔日搭車時許多懷舊的記憶片段。
悶熱的夏季,像是要將台北城熔化似的,位於市中心的「台北機廠」隨著開放參訪,熱度也在逐漸增溫中,雖已汗水淋漓,看著從日治時期迄今的偉大建築,不禁令人由衷起敬在那個時代所規劃的鐵道百年大計。這裡可以說是火車的家,列車需要保養的倉庫;也是列車生病時的醫院,當它有所損壞時必須進廠維修,而機廠的概念自1885年劉銘傳興建鐵路時即已萌生,鐵路的出現象徵了交通跨時代革命性的進展,對於經濟產生極大的動蕩,早期交通以河道為主的新莊沒落,反倒是因鐵路帶動地方興起的板橋,當時叱吒風雲看盡城市興衰的列車,都可能到這作客過,看著隨便一台都比我們年長的列車,可能都是好幾代人的努力,它就是歷史的一部份,不該用血統、族群來抹滅任何曾經的付出,它亦遭受許多的風風雨雨,包含淹水以及遷建後的轉型,並不會影響它在台灣鐵道的重要貢獻,廠房搖身變成博物館,在半日的走動式旅遊,站在近在咫尺的高樓大廈林立的中央,機廠瞬間被身價數億的豪宅所包圍,慶幸的是現在還能在這看到它,它就像是都會裡的「無價」的寶藏。
多少個從北門投射注目的視角,那棟緊連著北門充滿高貴氣質的典雅建築,被圍籬阻隔了它重要的存在,現時,廳舍終於點亮,再次迎接起曾經輝煌的年代,展示區內保存了漫長沿革中的文書記載、器具物件以及廣播聲效,以及各個時期的列車演變,有些還屬草創時期簡陋列車,也有後來迎賓用的豪華列車,現時的鐵道系統正已飛躍的速度跨越兩個世紀,看著廳內仿真比例的火車模型,列車從台北車站起始的事前準備,到邁入黑夜後的燈下奔馳,即便是成人也激發起童真,想要擁有這個充滿樂趣的玩具,廳舍旁的椰子樹充滿著大學學風,充滿著輕鬆寫意,看不出這裡繁忙交通鐵道的樞紐中心,西式與和式建築是那個是時期的代表,過去至此辦公的景物皆依存著濃濃的人文意識,帶來日後無數奇蹟的鐵道革命。
鐵道飯店,一個遙不可及的名詞,特別是在台灣,但在百年前,卻曾實現這個偉大的夢,明亮的燈飾,精致的餐具,正等待著旅人享受饗宴,當然,在官辦國營的規模下,這裡的旅人是指那個時代的社會名流,而今日車站對面百貨卻是當時的鐵道旅館,在追求效率時間的當下,若能在這個品味高尚的飯店住上一宿,實屬人生享受,然而歷史決定它成為過渡產物的命運,倖存的是,若干碎片留痕拼湊起那短暫的經典。不同時間點吹起的時代風,城南文人雅風,齊東街的日式家宅,北門的辦公廳舍,艋舺的宗教要地,這些建築在車來人往的大道間佇立,足以讓旅人在休憩間睹物借景來回顧醒思,鐵道部的修復完成無疑是錦上添花,建築物本身或許就是一輛列車,運送著鐵道未來藍圖,在整個發展進程中也並非一帆風順,包含營運虧損,道損路毀,技術瓶頸…等等的問題,終靠台鐵員工的努力存息迄今,承載著遊客庸庸碌碌的生活,也載走了匆匆忙忙的青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