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街道上學子們正放學踏上歸途之際,順道於老街之中漫遊巡禮一番,當地店家的叫賣、外來遊客的尋景掠影,老街的熱鬧一時並不亞於台北城中的百貨公司,只是在這不需要身著錦衣羅衫,從你身旁經過的可能是穿著拖鞋叼根煙的阿伯,此地不需嬌柔做作,可以盡情的展現自我,鐵道竟成為人們穿越兩旁街道的唯一方式,成為名副其實的「十分火車逛大街」。十分賦予人們真實生活的一個情境,更可以隨著天燈去追尋心中的夢,遊客由十分覓得希望,十分也從遊客重返希望,一盞盞的華燈初上,輕飄飄的盈載著眾人所寫下的每個祝福,相信這就是世俗的十分幸福了,只是不知道遙遠的天際上的萬物,又是如何看待這些突兀的天燈。
距離老街不若數里之外的千階嶺,名聲不如平溪其他景點廣為人知,卻是眺望十分老街一舉一動的絕佳瞭望台,一千階是個很抽象的概念,讓人不知難易高低,為有親臨實境體驗才能有所認知,步行的過程當中早已疲憊不堪,無法去計算走了多少階,只能抬頭看著目視天燈的高度似乎愈來愈近,直至登頂。正前方那夜晚繁華熱鬧的老街,開始有著鮮明的燈火出來,火車月台上,像迎賓似一排排等候列車的遊客頻繁往來,積極施工的基福公路宛若龍飛於天之勢劃破十分,只有五分山那小白球依舊佇立傲視著統轄平溪山境,此時歸隱寧靜的南山村與十分成為鮮明的對比。
靜安吊橋似乎不像其名來得靜謐安和,遊客們難得見到都市裡少見的吊橋,開始鼓譟的在吊橋之上捕捉各種姿容曼妙的片段,吊橋雖然曾經斷毀,但再造的新橋相信十分堅穩,支撐得住遊客們在上面忘我的活動。吊橋旁開始算起的頂店仔以及中店仔地區,看見遊人如織的鬧市,下仔店可以說是商業區旁的住宅區,他們不像數步之外的大街鬧市,居民一如往常的過著屬於自己的生活,數十年如一日,只是偶爾賣賣小菜特產、綢緞布料,或許無心與物競,怡然便自得成為他們最好的寫照,匆匆的驚鴻一瞥與當地人相會,臉上總是露上一抹微笑的致意,令人倍感溫馨的難忘印象。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眼裡盡是彩徹雲衢,那夕陽最後的光芒綻耀至眼角餘光,倚靠著潭邊的護欄,看著那長期伴隨著十分演變的四廣潭,如今潭口造景經過時代的推進,已變成美輪美奐的觀景步道,唯一不變的那河水的源遠流長,不知孕育此地的多少子民,世界難得一見的壺穴地形由大華延伸至此處,看著那凹凸有緻天然地形,就像慧星撞地球般所形成的,現在的潭水是這麼的平緩靜流,暗地裡可能變化難測,無法感受當時礦業興起時的激蕩生活,雖然那已走入歷史,但相信不久的將來,自己也將成為這長河過程中的一部份,潭口可以說是見證歷史最佳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