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來前的寧靜,是輕旅行的絕佳時光,店家林立的公館商圈,竟隱藏著一個隱世的小聚落,今日的寶藏巖,不知是旅人來了稍早些,還是原先的遊客因昨晚烤熱而遲了些,此時的廟裡僅有少數幾人的信眾,而且都是有了歲數的長輩,這座距今已有400年歷史的古剎,似乎看起來沒那麼的老舊,或許歷經多次的翻修,作為在地守護神的象徵,從清朝、日治迄今,長期都受到在地居民精神上的寄託,有別於傳統宮廟的格局,屋頂上特別形塑了觀音像的吊筒,摒除了空間上造成的空乏感,反增添了些尊貴慈祥的氛圍,其他許多的廟宇裝飾,則有較常用的螭虎、麒麟、喜鵲、魚、鹿等神獸動物,使得廟宇呈現出萬物的多樣化,站在廟前,眺望著遠方的新店溪,對於當地人來說,這或許是數十年如一日的舉動,不變的是前方多了些高樓大廈與高架道路,唯一無法取代的是這寶藏巖賦予的時代意義。
WP_20160916_10_07_55_Pro.jpg
腳步不自覺的踏上剛剛所見的綠地,都市轉型的開發,這塊有限的休憩場域,在當下寸土寸金的台北,可以說是相當難得的保存下來,此時,已有釣客聚精凝神的拾起掌中物,也有家庭於河畔旁嬉戲野餐,天空中充滿著高亢的鳴叫,讓人難已忍受的拿出望遠鏡,欲一觀棲息此處的飛禽為何?果然不出所料,樹稍盡是野鳥匯集,包含樹鵲、紅嘴黑鵯、金背鳩等等無數的盤踞,宛若成為這些鳥類的公寓住宅,整個公園就籠罩著空中飛的、水裡游的以及路上爬的多元生態空間當中,與緊鄰山壁而立的聚落,完全沒有任何的違合感,反倒是羨慕起居住於此的住戶,一出家門所見的盡是如此生機渤渤的環境,當然豐富的意象不單只是簡單的動與靜而已,一旁可見的閒置空間,多被畫上了頗具趣味性的彩繪,使得原先只有藍天綠地的色彩,錦上添花了更多想像空間。
WP_20160916_09_51_32_Pro.jpg
時間接近午前,也是寶藏巖聚落開放參觀的時間,這時看見一位步履蹣跚的老伯伯,緩慢的走向旁邊的麵攤,獨自一人食用午餐,這樣的情境不知在這個聚落還有多少,開始帶著無數的疑問,走進這個充滿故事的眷村,第一眼看到這個社區,是毫無章法的建築格局,但在去瞭解它的存在背景後,就能慢慢理解這樣的現況。在清朝原為泉州安溪聚落的寶藏巖,於國民政府遷台後,成為新一代移民的違章居所,在幾經折衝之下,寶藏巖部份住宅已被拆除,它未來的命運為何,尚未有個確切的定論,這是個複雜的歷史文化所造就的產物,就像孤坐在自家門外椅子上的外省爺爺,若有所思的忘我,或許是想起彼岸家鄉的親人、景物,有著可想卻不可及的夢,他們對於寶藏巖的下一步也是充滿著茫然,僅能將所剩的殘餘歲月完全託付在這當中,在這早已佈上朽舊的塵灰的地方,卻也意外的激起許多元素,藝術家的進駐,讓這裡開始投入新的生命力,天馬行空的創造力,對這聚落起了改造的作用,從這午時四方輻輳的景象便不難得知,古老的聚落將在歷史寫下新頁。
WP_20160916_11_15_13_Pro.jpg
在看了些許多別具巧思的創作,心情相當愉悅,意想不到的小東西也能搖身一變格外餘趣之物,換個場景,是拍攝電影麵引子的場景,看著令人懷念的灶腳,有著對阿嬤滿滿的回憶,走在狹小斑駁的老房旁,濃濃的歷史風吹向眼前,那個不屬於我們的年代,這裡是多少人安身立命之所,當時漂洋過海的熱血青年,如今已是孑然一身的老人,心中不禁有著歲不我與的哀傷,所幸在這有著廣大的包容,不分年代、文化、族群與國籍的人都能夠彼此認同,將眾人當作是個命運共同體,甚至能夠跨文化的彼此交流扶持著,這是出自小民百姓內心的真誠情感,不是那些大人先生所能體會。糾結的背景,難忘的聚落,締結出一條具有內涵的文化之旅,所等待的可能是旅人更多的關懷,寶藏巖有多少寶藏,無限的人文、生態深藏其中,就看來者如何去用心的去挖掘它。

 

 

 

 

WP_20160916_11_18_36_Pro.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廟宇 古蹟
    全站熱搜

    自由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