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台北建城一百三十年,對於台北這個充滿複雜情緒的城市來說,是一個值得去探究它成長的背景以及變化的時刻,到底一百多年台北是如何蛻變的,不論是早期的新莊、之後的艋舺乃至於承接的大稻埕,每個地區都潛藏著台灣歷史的縮影。台灣巡府劉銘傳與台灣兵備道劉璈之間的矛盾,可以說是台灣最早的南北對立,在1985年中法戰爭過後,劉銘傳誣陷劉璈入罪流放邊疆,就此引發劉璈舊部以及南部居民的不滿,劉銘傳開始將施政重心由南轉北,間接使得台北在往後的一百多年獨占台灣鰲頭。一座台北城,東西南北四方城郭,來來往往多少足跡,今日欲尋恐也遍不著幾雙印記了,更何況昔日的五座城池,經過時代背景的需要,也早已不是當時的要塞堡壘,所幸在這五座城池旁仍留有些許的可考的古蹟可探。

 

 

 

WP_20140906_10_47_27_Pro.jpg

 

 

 

1892年,欽差行臺興建完成,原為台灣巡撫邵友濂為接待清朝欽差來台接待之寓所,耗資兩萬白銀興建欽差行臺,如今藏身於植物園內的欽差行臺,算是遊客訪園時,人文印象最深刻的一座衙邸,可惜因考據偏誤,一度被視為所謂的「布政使司衙門」,導致它過去一直難以正名,今時今日終得以撥雲見日,找回屬於它真實的身份,過去由巡撫招待賓客之用的行館,如今卻變成遊客尋思歷史脈絡的活教材,雖然經過多次搬遷,終座落今日的植物園內,即便是官方衙邸尚且不如板橋林家園邸的雅致氣派,但由三進的文武門神繪製可見,仍不失官方應有的穩重威儀。原先接待大臣的招待處所,變成台灣巡撫獨立的抗日軍事要地,後又變為日本台灣總督的臨時廳舍,在一波三折後,它總算變成不朽的文化遺產。

 WP_20140906_10_04_37_Pro.jpg

1930年,是南門町三二三有實際記載的出現,建造年代已不可考,起初為日人於該地舉辦活動時的一個歇腳及小商屋,也正因如此,它沒有正式的門廊,朝曦初露,日式建築屋門外,連臂而至的遊客早已等待不及,可見這修復的工程投射了多少人的期待,擺脫傳統的日式迴廊,而是採另類的枯山水,有一說枯山水式的造景是來自於日式禪風,導致抽象與具象的觀念不斷地在園外花草上展露無疑,讓訪者增添無限的想像空間,當用中國文化的邏輯觀念去看日本文化時,往往會出現悖論存在,園外步道並不是供屋主前往觀景用,而是默默地悠然的在屋內望著屋外的情境,步道不過只是一種視覺上的景觀而已。該地最特殊的莫過於利用石頭以及樹叢所打造鶴與龜的造景,象徵的猶如龜鶴遐壽的長生之意,足見日本人在設置庭院景觀時,亦會考量到風水以及吉運之意象。南門町三二三,一個特殊的門牌編號,也是台灣目前絕無僅有的唯一,如今這個唯一將會隨著南門烙印在台北的歷史當中。

 WP_20140906_09_04_50_Pro.jpg

1910年,撫臺街洋樓為日本人所經營的商號店舖所擁有,不過兩層樓的平房,那木造的特殊氣味卻強烈到引人入境,在現代化綜合式的房子夾雜,洋樓顯得特別突兀,成為時代進步少數遺留下來的產物,一樓正在舉辦老照片的特展,一張張相片將時光倒流至年代,指引訪客到一個從未想像過的年代,黑白相間又略帶點生澀的感覺,透過攝影拉近我們與台北過往的距離,從未想過我們與台北的歷史是離的那麼遠。在二樓的一張日治時代的地圖,繪製起今非昔比的街道變動,站在歐式洋房之上,看著木窗外的街道,就像三輪車在後面追著高級轎車跑,只是似乎再快也追不上,一時間腦海裡開始出現錯亂,原來這棟建築與路一點都沒變,變得是周遭建築、交通工具以及屋內的人。

 WP_20140906_10_43_59_Pro.jpg

1901年,台灣總督官邸落成,官邸主人是前德山藩士、台灣日治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或許是因為明治維新的效應,使得官方在設計這座賓館時,先由文藝復興再延伸至巴洛哥式的建築為主,反映出同一年代,日本與中國對於洋化接受的極度認知差異。戰後賓館再度易主為國民政府所有,供招待外交使節賓客使用。賓館內的裝飾雍容華貴,處處皆是金碧輝煌之地,庭園造景更是大氣又帶有巧思,或許是為了總督處理繁重的政務外亦能悠揚地從容散心,如今的臺北賓館已是承平寧靜的古蹟建築,中日和約在此簽定的同時,代表此處作為戰事的終結,只是距離賓館不過數尺的凱達格蘭大道,卻已成為當下台灣紛擾的主戰場,而主角正坐鎮於昔日台灣總督府內。

 WP_20140921_10_02_34_Pro.jpg

1908年,日治台灣總督考量日籍移民居住處所,在艋舺、大稻埕已為台人所居,故在台北城旁的荒蕪之地規劃為日人社區,紅樓便是在此概念之下而產生的建築物,作為第一座的官方市場,其建構格局亦充滿著前衛,由東方傳統八卦造型的入口搭配西方十字架造型的建物主體,在當時可以說是日人專屬的百貨公司。數十年後,此地卻成為文藝表演的萌芽之樹,各種文化的交錯相互輝映,時至今日,更已打破傳統性別的思維,成為開風氣之先的前衛領域,不該只是用古蹟的價值來衡量它的存在,而是在這當中,充滿著時代的轉型、哲學的扞格乃至於藝術的衝擊,或許隨著歲月的推進,它將持續發光發熱,將引領下一段不可預知的新變革。五座建築就像台灣百餘年來的歷史縮影,或許當不斷追求物質的提昇之餘,正同時逐漸失去一些存在灰燼下所僅存的菁華,當回顧這些屋瓦,就像明鏡般的反射在我們的不存在的記憶當中。

WP_20140921_10_57_11_Pro.jpg

arrow
arrow

    自由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