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一個歷經數次變革的古地名,同時廣納了浩瀚的文化底蘊,小時候聽到北投多以「溫泉」為第一印象,隨著年紀增長,遊歷北投的數次增多,卻發現每一次都有不同的陌生感。北投的地名,與基隆的八斗子同樣師出同名於凱達格蘭語,都是因為地形天候所帶來的多元變化,被認為是女巫的施法;而在清朝康熙年間,台灣第一本出現的遊記─「裨海紀遊」,便是以北投作為主題,描寫主人翁如何在北投一帶採磺的過程;拉進至日本時代,日人挖掘該處的地熱資源,使得北投開始有了溫泉鄉的雅名,一時間帶動了北投的產業繁榮,締造出歌舞昇平的另類文化,歷經多次時代的大變革,北投時而沉睡,卻又時而甦醒,讓人細數它那不平凡的一生。

WP_20160730_10_25_35_Pro.jpg

 

對於台灣的文化留存,漢文化可以倚靠廟宇,日本文化則仰仗古蹟,相形之下,對於原住民的文化依存則是難上加難,一是因時代久遠,保留不易;二是文化沙文主義的顢頇,或許不少人都存在部份原住民的血統,凱達格蘭族是早期居住於台北盆地的平地原住民,目前除了部份遺址以及出土古物外,很難在台北地區看到較具規模的建物,唯一的傳說也僅現於七星山上那神秘的古文明遺址,來到的凱達格蘭文化館,陳列了平埔族與高山族的各種生活方式,包含服飾、器皿、武器又或者是圖騰,每樣物件都有屬於它自己的故事與意義,這些東西需要的是永遠的尊重,而非短暫的憐憫,作為台灣文化曾經存在的見證,心神嚴肅的被拉向那個上古的蠻荒年代。
WP_20160730_10_21_10_Pro.jpg
因為皮膚敏感的關係,只能對溫泉敬謝不敏,卻不免有欣羨之情,在日治時期的北投,溫泉是屬於上流社會的休閒活動,大多數的台灣人多消費不起,後才有公共浴池的出現,北投溫泉博物館的前身即是該時代的產物,博物館內大多是以日式格局為主的構造,但仍可見部份西式風格的設計,日本雖在明治天皇掌權後,大力效仿西方制度與文化,卻仍擔心習而過之隱沒日本傳統文化,此時,台灣作為日本的第一個殖民地,反而成為試驗的最佳跳板,目前在台灣過去許多的日式辦公大樓,仍可見這種仿歐式的建築樣貌,而除了溫泉帶給北投新的文化刺激外,也順帶了迎來酒家菜以及那卡西這種另類的生活新鮮事物,就是這樣,饗宴、美人、名湯、音樂在燦爛的夜裡,幾度令人戀戀不捨。
WP_20160730_10_39_12_Pro.jpg
在博物館旁有另一間日式建築平房,名為「梅庭」,據說是當年于右任先生的故居之一,相較於先前造訪的台北書畫院,梅庭則較偏向于老先生的別館,每當重要節慶才會前往北投暫居,雖然是個粗人,對書法一竅不通,對於屋內所陳列數幅名作也無從加以鑑賞,但一間傳統日式和房住著一位傳統思想薰陶中國人,並不會顯得格格不入,反而將漢和文化融合的相當恰當,此時,在炎熱的天氣下,待在書香韻味十足又開著冷氣的木造房屋內,是一種極致的享受,卻又開始思考著,在當年沒有消暑科技的年代,又是如何能夠氣定神閒,揮毫出這些遊雲驚龍的墨作,或許書法中蘊藏的靜與定的功夫,只有悟道開竅的人才能知其奧秘所在,吾等凡夫俗子,卻只能是筆者快意臨帖下的現實人生。

WP_20160730_10_54_21_Pro.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博物館
    全站熱搜

    自由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