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逢立冬,氣溫稍降,再次投入台北遍路第三段的旅程,這回暫時離開的山間,而是沿著水路繞行,沒有高溫酷熱的氣候伴隨,將登山鞋換成了慢跑鞋,走起來對腳的負擔應該較為舒適,從北投站作為起始點,在大眾的刻版印象中,北投應該就是台北市溫泉的代表,搭配著濃濃日式風情建築與文化,的確在北投以東的區塊來說這樣的詮釋是相當貼切,而在北投的北面卻有著另一種不同的風貌問世,沿著捷運軌道旁的豐年路巷弄而行,意外地看到兩位蔣前總統的雕像,創作者有屬於自己的歲月情懷,或許避免用政治的角度去看到這些意象,而純粹用藝術的思維去面對,便不覺得那麼嚴肅,接出大馬路即是復興崗的政戰學校,往北續行,很快的就抵達第一個造訪點─「北投行天宮」。

PXL_20211106_014732949.jpg

行天三宮以「北投」歷史最悠久,「三峽」面積幅員最廣,「台北」香火最為鼎盛,因台北行天宮名氣過大,使得其餘兩座則較鮮為人知,但或許遠離塵世喧囂,使得沉浸在廟宇之中的氛圍更為幽靜,在行天宮上可以背倚忠義山,面向淡水河,典型的環山抱水格局,每次登山時不論終始,都會在此作為整備休息的據點,時機對了還可以入內由效勞生進行收驚的心理治療儀式,小時候隨家人來時只覺得廟埕很遼闊,戶外的池塘魚好多,櫻花開的很豔麗,隨著年紀增長似乎不再只對於外物的關切,反而是一種對於廟宇本身心靈上的寄託,近年來行天宮的所有宮廟也提倡不焚化金紙、不燒香的環保政策,相信這是一個很好敬天尊神的措施,讓天地間更加單純沒有污染。

PXL_20211106_022123536.jpg

離開行天宮後,由北投機廠旁的人行天橋跨越捷運至另一側,沿著大業路527161巷前進,這裡便是屬於關渡平原的範圍,雖已進入深秋時節,仍可見綠油油的田梗,關渡平原以及鄰近的關渡自然保留區,可以說是台北自然資源的至寶,在過度開發群山高樓環繞下,仍保持原始氣息的稻田綠地,相當適合作為環境教育的場域,拍照取景後離開關渡平原順貴子坑溪行至大度路,朝關渡宮的方向前進,關渡宮為北部最興盛的媽祖廟之一,今日正巧有獅陣比賽於此進行,看了一下學生們熱情的舞弄獅頭,關渡宮除了是媽祖廟聞名外,古佛洞以及財神洞也是為人所津津樂道,其中古佛洞陳列了許多佛教護法神的雕像,這些佛像較少在其他地方看到,加上每尊都充滿著許多特色,令人會停佇觀注許久;財神廟則是以招財納福的神祇雕像為主,出口鄰近河岸碼頭,看見許多自行車騎士穿梭而過,車道另一端則是關渡自然公園,自己每年秋冬季也會找時間帶著望遠鏡來這裡賞鳥,由早至午一路走來關渡,欣賞到了自然原野風光,也感受到宗教信仰上的人文精神,存在著與北投溫泉地區不一樣的氣息,或許就是尚依存著小聚落一點點原始的味道。

 

PXL_20211106_030712098.jpg

PXL_20211106_035511929.MP.jpg

沿著河濱自行車道往回走,已過中午仍未進食,使得肚子早已餓得呱呱叫,開始略顯疲態,接近八仙抽水站時,恰逢關渡花海的開幕活動,看到延綿不止的民眾進場,想必裡頭又是一陣五彩繽紛令人心花怒放的世界,總算抵達用餐的地點社子大橋下,由於考量之後還要到社子吃些當地點心,就選擇的簡單的速食先來墊墊肚子,肌餓感使得眼前僅是炸物也視為美食般,很快的便將其一掃而空,休息一會兒話家常後,體力似乎又回復許多,便朝社子島前進,先前來過數次社子島,包含賞鳥以及自行車慢遊,這倒是第一次全程以步行的方式遊歷,當然對這個地方的背景也稍有認知,但同行的友人初訪該地,一出河岸映入眼簾滿目盡是鐵皮搭建的工廠,似乎對於這是台北市的聚落有所疑惑,但相信這也是所有人第一次到社子島的同感,它可以說是台北市邊陲外的邊陲。坤天亭是社子島的第一個目的地,正巧看到有在地的文史工作者替大學生做社區的文化導覽與解說,長期以來,都覺得無論是推廣觀光或是文化傳承,由地方主導政府協力的方式最為妥切,沒有人比在地的居民更加瞭解該地,欠缺的資源則由政府給予支援,方能將效益發揮到最大,回到主題,來到廟宇主殿二樓,向中壇元帥祭拜後,朝著有社子島第一好吃的蔥油餅前進,在時間抓的剛剛好的情況下,我們是第一位顧客,看著被煎的香噴噴已在期待咀嚼時的口感,咬下第一口時蛋香依附在餅皮上,真的是美味十足,有的時候美食真的就是隱藏這種路邊小攤之中。

PXL_20211106_063512175~2.jpg

沿著河濱步道來到小港口「福安碼頭」,岸邊停靠了幾艘小船,廟宇正有許多長者休閒聊天,使得這塊腹地頓時熱鬧了起來,此時灰暗的天空出現一大片的卷積雲,將原先眼前那空虛的頂端填補了些短暫的真實,對岸蘆洲、三重一帶高樓華廈林立,與社子形成強烈對比,暗自猜想若從對岸看至現地,又是何種光景,或許依然能夠看到那層層山巒霧罩迭起的大屯山,保留了淡水河無礙的視野,河道牽動了數代人的生計民情,過了福安碼頭後,逐漸接近社子較為繁榮的地段,這裡的商家與住宅也隨之增加,在拜訪永平福德宮以及葫蘆寺的過程中,經過了學校、市場以及公園,還順道吃了在地著名的豆花,算是慰勞自己的下午茶獎勵品,夜暮漸漸低垂,旅行也隨之進入尾聲。

PXL_20211106_072820486~2.jpg

PXL_20211106_072834792~2.jpg

到了此時,身體已略感疲態,還是將最後的執著投射在「覺修宮」上,巧合的是覺修宮正是當時分香至行天宮的本宮,或許在冥冥之中就是有難以言喻的主宰,就像今日環繞的淡水河與基隆河一樣,數百年前,碼頭上可能盡是碼頭裝卸貨的工人,也或許一座座的茅草屋佇立於岸旁,如今則是自行車馳騁車河的要道,濕地上則有酷愛自然的賞鳥人關注著河岸的變化,似乎從過去到現在,不過只是在樣態上的不同,卻同樣被這條河流所羈絆住,人、物、景就這樣繫成緊密不散的緣份,而各座宮殿寺廟就各安其職的替淡水河守護著這片充滿活力的流域,河道沉浮了多少悲歡離合,信仰的存在像流水般的淨化得以安撫人心,帶著沒有負擔的腳走到圓山站,已是燈火通明的夜晚,期待著下次因緣的到來!

PXL_20211106_091035423.jpg

PXL_20211106_030448893~2.jpg

PXL_20211106_041043286.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自由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