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人類生命的源頭,自古水源聚集之處多為昌盛豐饒之地,隨著時代的推進,人們雖已不再為尋水而苦,卻又另一種飲水思源的心情,來體現對水不同的面向,由平地的大排開始慢慢引流而上接觸數百年前的水道源頭,隨著高度的不斷起伏,水質也由混濁轉為清澈,看那透析純淨的流動不知孕育了多少人的成長,水道規劃雖不如過往,仍然不減那由日月精華所化的天然樸實,特別是在歷經大雨過後那磅礡萬鈞之勢,沿著山脈走勢,激蕩過多少花草木石才轉化成溫柔婉約的涓涓細流。飲水當思引水之源,位於水源地旁的碑文,令人感受昔日缺水旱期之苦,除了感念天地賜予這寶貴的資源,更莫忘先人造水取道的恩典。

文章標籤

自由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度樂觀的將行程想得太簡單了,輕忽烈日的吞噬,從捷運到登山口短短的幾里路,卻貌似往火坑裡走,寬廣寧靜的柏油大道散發出陣陣燥熱,盆地般的地型讓熱氣徘徊在方寸之間,皮膚早已發光發燙,汗水也不斷涔涔而下,直至看到溪溝旁的綠化造景稍微撫慰急燥的心靈,但魂卻早已不知飛向三界之外,茫茫然地走一步算一步,總算抵至水土保持園區的登山口─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

文章標籤

自由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初侵曉的大直街頭似乎不再那麼地夢幻繁華,反倒帶給人另一種清新愷悌的氛圍,開始憑藉著腦中對於路徑的印象踏出青春洋溢,五彩斑斕無限迴圈的摩天輪是一種美,靜止不動卻也道出弦外的無極哲學。愈走愈遠離歌舞昇平的空間,開始鄰近學區,人文與天然的氣息翹然而至,石橋與潛壩描繪出此地的年華,只會出現在黑白照片之中的景象卻極盡地映入眼簾之中,任意拍攝捕捉難得的鏡頭。

 

自由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巨變之後的山林就像現在的世道一樣,可嘆的是颱風之後的斷木殘枝仍可透過時間來恢復原貌,但人世間的生離死別,所產生的傷痛就是永遠難以撫平,高空之上熙皞炫炫,似乎只是假象的光明般,畿內數里的上萬人潮正在追尋事情的真相,化外郊野的山林裏,訪客只能抱持的哀悼心情追憶往者,也許是看清時局無奈又或許自己的懦弱消極而選擇逃避與眾人共襄盛舉,只能隱身與山河同悲、草木皆泣,向這個勇敢的鬥士致上最高的敬意與最深的同情。

 

自由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距離今日約三百年前(1697年)的夏季時分,一支行旅由府城(今台南)北行而上至干豆門處(今關渡),清朝生員「郁永河」率領所雇用的採磺工人正準備前往北投山中,為探尋火藥原料而身陷畏途,過程之中遭逢颱風侵襲,又險遇硫磺吞噬,一段段奇遇旅程卻充滿的戲劇的張力,令讀者為他又驚又憂,一次次怫鬱的挫折,展露人類面對大自然的無力感,卻也反映出驚人的意志力,不辱使命的完成任務之外,更將他與生俱來的觀察力與遊歷的本能反應,透過翔實記載的纖毫不差,文不加點地將探奇抉奧的過程鉅細靡遺道出,對台灣的歷史寫下一筆不可忘的過去,就這樣拾著手中的《裨海記遊》一一盤點郁永河曾走過的足跡。

自由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籠中之雞不再暢然的鳴叫,不知是受了何種委屈,或許是在埋怨主人沒有善待它們;原先應該基地昌隆之所,卻變成滿城風雨、為人調侃的落寞海港,種種的不平與苦楚,海洋啊!你是否能夠接納這一切,看盡滄桑與繁華的你可能早已司空見慣了,但身為凡人的當地,卻沒辦法若無其事地將哀愁隨大海向東流般消去,大雨不斷飄零在這座城市,是對於它感到無限的憐憫,這難道是討海人的天命,一波又一波的考驗不斷接踵而來,過客雖然只是旁觀者,卻將這變局看在眼裡,同情只能轉向了周遭的山河地海,設身處地融入其中加以更瞭解這個港灣,待人發掘它的璞玉美感。

文章標籤

自由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掛長空的太陽愈來愈熱,能夠選擇的地點卻愈來愈少,只能朝滿佈森林的避暑聖地前進,慵懶疲憊的眼皮張起,開始憶起那些曾經被我遺忘的山區,一一開始盤點而列等待雀屏中選,雖然同屬五指山麓一脈,但異行奇長各有千秋,想必命名上的差異必有其獨特之處,雖然之前已經經過兄弟山「大崙頭山」的洗禮,卻不減「大崙尾山」的好奇心,抱著去尋找兩處同中求異的冒險精神,踏上堅決的步伐,期望此行能夠對於身心有正面的昇華作用。

 

文章標籤

自由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睽違二十多年再遭逢那萬傾碧波的明鏡

一摺又一摺的波紋依舊不斷的更迭歲月

文章標籤

自由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兵車歇、史書揭,昔日劉銘傳修建欲作為海上禦敵要塞,一役未戰,如今卻成為狗兒們慵懶地臥榻於草地之上,不禁莞爾一笑耐人尋味。輕觸於城牆上所砌成的一磚一瓦,彷彿時光倒流於數百年前的戰地風華,開始遙想那個詭譎多變的風雲,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年代?或許依附之上的青苔已經做了最佳的註解,不過也只是歷史之中的一個演化的進程,只有少數有心人刨根問底的去挖掘那深藏已久的傳說。

文章標籤

自由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地方曾經是封閉唯恐不及的彈藥庫,也是令人避而遠之的亂葬崗,充滿著神秘以及陰鬱的色彩,如今肅殺之氣卻被高空之中的藍天柔化,哀戚之傷則受林地之內的綠草緩和,令人訝異原來禁地與樂土僅在一線之間,將原先了無生機的荒野再造玄黃成為綠道花園,令來者川流不息地造訪遊歷這都會旁的小洞天,如今軍事要地以及墓塚墳地早已遷徙至他處,但卻仍然在步行當中眼尖地能夠洞察它存在的枝微。

文章標籤

自由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